Step-by-step setup for OttoE PoE Watchdog
開始前準備
- 裝置開機時間:
確認受電裝置(PD=Powered Device,如攝影機/感測器/無線 AP)從斷電到能正常工作需要多久(常見 2–8 分鐘)。 - 供電與佈線:
確認本型號的 PoE 總供電額度(PoE Budget)足夠;網路線建議 Cat5e 以上、長度 ≤ 100 公尺。
DIP 對照與設定
- DIP #1–#8:每個撥碼對應 Port 1–8 的「Watchdog 自動復原」開/關;ON=啟用、OFF=停用。
- DIP #9(EXT):設定「開機後延遲啟動」,避免把冷開機誤判為故障(OFF=10 分鐘/ON=5 分鐘)。
重要:只要改了任何 DIP,都要重新啟動交換器才會生效。
設定步驟(Step-by-Step)
- 先設定延遲時間:把 DIP #9 設為 OFF=10 分(較保守,能避開裝置冷開機期)。之後若確認裝置在 5 分鐘內就穩定,再改為 5 分即可。
- 選擇要保護的埠:僅將需要自動復原的埠(Port 1–8)之 DIP #1–#8 撥到 ON。
- 重新啟動交換器:讓前述設定生效。過程中網路服務會短暫中斷,屬正常現象。
- 等待延遲結束:依 DIP #9 等待 10 分鐘或 5 分鐘。Watchdog 會在延遲結束後才開始偵測。
- 驗證是否會自動復原:
- 在任一 30 秒偵測週期內,讓裝置暫時不傳資料(no traffic)。
- 做法 A:拔掉該裝置的網路線約 3 秒再插回;
做法 B:暫停該裝置的應用傳輸(例如暫停影像串流)。 - 預期結果:對應的連接埠會自動「斷電 → 再供電」(power cycle),裝置重新上線,影像/資料恢復。
現場 3 分鐘快測(快速再確認)
- 挑一個已啟用 Watchdog 的埠,再做一次「拔插 3 秒」或「暫停傳輸」的測試。
- 確認該埠會自動斷電→再供電,且裝置恢復正常運作。
- 若沒有觸發:多半是延遲尚未結束,或裝置仍在送背景管理流量(例如 keep-alive/heartbeat、NTP、SNMP/NMS 輪詢)。改用「拔插 3 秒」再測一次最穩。
最佳實務(避免誤判)
- 啟動時間長的裝置:高階攝影機/數位看板建議維持 10 分鐘延遲。
- 低流量或僅取電的裝置:容易被判為「無活動」。建議關閉該埠 Watchdog,或在裝置端啟用 心跳(keep-alive/heartbeat),如 NTP、MQTT keep-alive。
名詞小辭典(看到術語就查這裡)
- PD:受電設備(Powered Device),例如攝影機、感測器、無線 AP。
- Watchdog:偵測連接埠是否有資料流;若在 30 秒內偵測到「無流量」,就對該埠進行 power cycle。
- Power cycle:先關閉該埠供電,再恢復供電,讓無回應的裝置自動重啟。
- PoE Budget:交換器可提供的總 PoE 供電額度;多台高功率裝置同時上電可能造成不足。
更新日期:2025-08-21|適用型號:OttoE PoE 系列